“自中平元年起兵扫除黄巾之乱始,中经十八路诸侯讨董,受衣带诏反曹,赤壁联吴抗曹,入主西川,起兵北伐此般种种,回想当年已有四十年时光,朕终于重回长安,看到了中兴汉室的希望。”祭拜太庙过后,刘备召集群臣宴饮,席间回忆起自己这么多年种种经历,不知不觉已经是泪如雨下,这些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。
关羽、张飞、简雍、孙乾、糜竺、糜芳、赵云等早些年就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臣子们也是感慨万千,有些感情脆弱的也跟着刘备一起哭了出来;就算是马超、诸葛亮这些来的较晚的也红了眼圈,是啊,这些年实在是太难了。
“幸得陛下英武、大汉历代先祖在天之灵庇佑,如今我等已经光复长安、洛阳,天下十分已有半数归我,平曹灭吴、一统天下只在旦夕之间,来,诸位满饮此杯,为陛下贺、为大汉贺!”诸葛亮举起了酒杯,带着通红的眼圈一饮而尽。
时至今日,昔日在隆中所言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了,诸葛亮的终生抱负也将得以实现,自己为蜀汉所做的一切注定将名留青史,他现在也是激动不已。
“为大汉贺!”刘备等人一起举起了酒杯,满饮之后又道,“待将来天下一统,朕要重修云台,诸位也可留影其上,受万世敬仰!”
刘备也开始许诺好处了,诸位只要继续好好干,等将来你们也会像昔日光武皇帝手下的冯异、岑彭等人一样赢得身前富贵、身后荣华。
群臣闻言大喜过望,他们跟随刘备奔波流离数十年,除了心中的一腔热血之外,为得不就是这个么?今日得到了刘备的承诺,他们自然高兴。
一夜痛饮之后,群臣多半醉酒,直到第三天刘备才重新召集群臣,来到破败的长安宫殿之中开始商议接下来的安排。
诸葛亮和沈隆想的一样,“如今曹魏新败,然仍占据黄河天险,我等尚要恢复长安、洛阳、许都等地昔日的繁华,还要打造船只渡河,一时之间恐怕无力北上;反观荆州水军已成,此前大败孙吴,东吴水军尚未缓过气来,不如乘此机会顺江而下,直破建邺,扫平江东六郡八十一县,为日后再次北伐剪除干扰。”
“然也,此前北伐,若非孙权从中作梗,料想长安、洛阳不至于拖到那么久方才被破;孙权反复无常,魏强助汉,汉强助魏,若是来日再次北伐,孙权定会再犯荆州,既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,趁着曹魏尚未恢复元气,一举荡平东吴!”沈隆附和道。
关羽、马良等荆州文武皆以为然,关羽甚至还主动请战,要求率领荆州步卒攻略长沙、江夏、柴桑等地,余者徐庶、孟建、石韬也多有附和。
刘备也是如此考虑,只是尚有顾虑,“诸位爱卿所言皆是正理,然先前孙权遣诸葛瑾为使求和,朕已和孙权重订旧约,约好两家交好,不再交战,如今东吴尚无异动,就要挥军南下,似有背信弃义之嫌。”
“陛下毋庸多虑,此事易也!”诸葛亮轻摇羽扇道,“孙权者,陛下册封之吴王也,乃是我大汉的臣子,如今大汉朝廷重归长安旧都,乃普天同庆之大喜事,天下群臣理当前来长安道贺,陛下可广发圣旨,邀请各地重臣前来长安。”
“那孙权若是答应,等他来了之后便加官进爵厚待之,许他一世荣华,将其留在长安;若不答应,便是心怀异志抗旨不尊,如此起兵讨伐也是理所当然!”这样的话不管孙权来或者不来,大义名分都在朝廷这边。
“丞相此计大妙!”众人一起赞道,是啊,孙权之前可是接受了刘备的册封的,虽然他实际上是独立的割据势力,但在名义上还是大汉的吴王,有这层关系在,就不用担心大义名分的问题,朝廷始终占理。
于是刘备命学士秦宓书写圣旨一封,带去建邺宣读,秦宓出了长安,出子午谷而至丹水,自此沿江而下,一路到了建邺。
如今蜀汉新得长安、洛阳等地,威望正隆,听说蜀汉使者到来,孙权不敢马虎,连忙派张温等人出城迎接,秦宓到了建邺城中,更不和孙权叙旧,直接拿出圣旨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,孙权等人听着听着脸色就变白了。